夜间
笔趣阁 > 正良缘 > 第59章 火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28gl.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火灾发生在后半夜,正是人一天之中最困倦的时候,所以发现的时候,陈先生居住的主屋已经救无可救。


薛县尉陪他们站在陈家面前,道:“好在边上就有河,所以被发现后火势很快控制住,陈先生家左右邻居受损很小,没有伤亡,略作修缮便可。”


韩牧问道:“后半夜,好端端的怎会起火?”


“陈先生的家仆说,可能是陈先生画图太晚,忘了熄灯,灯烛不小心落下所致。”


“家仆?”顾君若问:“陈先生没有家人吗?”


“没有,他独身一人,家中除了他就只还有一个家仆。”薛县尉问道:“大人和夫人要见见他吗?”


韩牧看向顾君若。


顾君若道:“不急。”


她抬脚走进院子,看被烧了大半的房子,其中损毁最严重的就是主屋和书房。


见顾君若盯着主屋看,薛县尉解释道:“这书房连着主屋,所以受损严重。”


“也就是说,书房里的东西都被烧了?”


薛县尉这会儿也发觉了不对,他眯着眼想了一下,认真道:“不止是书房里的东西,陈家任何带有字画的东西都没有留下,全都烧干净了。”


韩牧嚯的转头看向顾君若,“什么意思,这火是故意的?”


顾君若道:“断案要讲证据,怎能如此武断?”


韩牧嘀咕道:“我就看感觉……”


顾君若走进主屋,薛县尉为她指点道:“从燃烧的痕迹来看,火从此起。”


顾君若看了一眼被烧毁的家具,“这是床的位置?”


“是。”


顾君若:“陈先生当时在何处?”


“就躺在床上,尸体找到时已经被烧焦,看不出面容了。”


顾君若:“这主屋还挺大,他平时在何处画图?”


韩牧已经走到了一边,看了眼倒在地上成焦炭的书桌印子,点了点道:“在这儿吧,边上还有一排书架呢。”


薛县尉立即笑道:“是,据陈家家仆说,就是在那处。”


顾君若走过去,仔细看了看后又看向床的方向,问道:“验过尸体了吗?”


薛县尉愣了一下后道:“这一看便是失火……”


在顾君若的目光下,薛县尉立即道:“卑职回去就让仵作验尸。”


顾君若点了点头,看过房屋后离开,“桥的事,你可询问过陈先生?”


“没有,我听夫人的,没有打草惊蛇,只是派人盯着他,”薛县尉顿了顿后道:“他没去看过桥,也没有工匠找过他。”


韩牧和顾君若还是觉得陈先生死得太蹊跷,问道:“确定了吗?”


薛县尉就道:“我回去再问一次。”


顾君若点了点头,转身就走,“把他的家仆叫到县衙,我们要问话。”


薛县尉应下,一边让人去找陈家家仆,一边让仵作去验尸。


韩牧回到县衙就开始百无聊赖的翻着公文看,看到已经有客商申请过所出县,他这才高兴一点儿,“你说的没错,河道一通,商路自开,而且出门的多是粮商,就算姚家罢市,有他们在也能支撑一段时间。”


顾君若略一思索就扭头问记事,“我们县衙的官船有几艘?”


记事愣了一下后道:“只有一艘。”


顾君若就和韩牧道:“把官船放出去吧,就收路费,货物按照重量收取费用,粮食进县不收税,我想会有很多人愿意往江陵走一趟的。”


对于顾君若的措施,韩牧只会点头,反正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相比这些事,他更在意的是姚家的动静,所以他一回来就让小北去盯着姚家了,势必要第一时间看到姚家的笑话。


贺子幽主动请缨,和小北一起跑去盯着姚家看。


丁县令的动静不算慢,他不想得罪许刺史,但更不想得罪韩牧。


而且事分轻重缓急,那些刺客两次刺杀韩牧,且都是死士,这背后还不知道牵扯到多大的事呢。


事情发生在江陵县,别说韩牧的身份让他不会善罢甘休,就算他不和京城告状,辖下出了这样的事他也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他一边让人抓紧查探刺客的身份,一边派人来义县紧急宣见姚家。


后者是为了安抚一下韩牧,让他稍安勿躁。


果然,江陵县的衙役和韩牧前后脚进的义县,在韩牧顾君若去看陈先生被烧毁的房屋时,姚家正在见江陵来的衙役。


收了姚家一袋子钱的衙役这才松口,告诉他们一些实情,“韩县令在江陵县被刺杀,你们姚家有嫌疑,所以大人要问话。”


姚季白立即跳出来嚷道:“你们怀疑我们姚家?我们姚家是和韩县令有隙,但也不至于就派人刺杀他吧?”


“你闭嘴!”姚伯清吼了一声这不省心的弟弟,忙和衙役道:“小弟胡言乱语,还请上差不要在意。”


他道:“韩县令大公无私,我姚家上下都甚是爱戴,对他也只有崇敬之意,又怎会去伤害他呢?”


衙役也只当没听见,道:“所以我们大人才要见几位,洗清嫌疑就好了。”


姚伯清却是心中一沉再沉,只怕此事不是那么容易了结的。


韩牧回县一言不发,却让江陵的县衙来问话……


他强笑一声,打算跟衙役走一趟,避过人,他去后院找了他同样不省事的爹,叮嘱道:“还请父亲带着重礼走一趟县衙,慰问一下韩县令。”


姚老爷:“……他怎么了?”


姚伯清将事情说了一遍,道:“此事可大可小,我们没有做过,可要是有人执意将此案栽在我们头上,恐怕我们也很难洗刷冤屈。”


姚伯清不是冲动的小伙子,他能屈能伸,知道有些事情不是只看真相,“韩牧身份高贵,江陵又不是义县,他有能力那么做。”


姚老爷一听,冲动了,大叫道:“他还想栽赃陷害?!”


“父亲,一切等我从江陵回来再说,现在我们先稳定好和韩牧的关系。”


姚老爷也不是毛头小子了,忍下气应道:“我知道了。”


但心里还是忍不住怀疑,“不会是他自导自演,自己找了人来刺杀自己栽赃我们吧?”


姚伯清摇头,沉声道:“听说光刺客就死了十多个。”


姚老爷一听,脸色微变,这才担忧起来,这案子不会真栽到他们头上吧?


韩牧的仇人……


“对了,会不会是他在京城的仇人,却栽赃到我们头上?”


姚伯清没说话,他也有此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