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末世从封王开始 > 第818章 举子们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28gl.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朝廷掀起大案时,天南地北的举子们,也都陆续赶来了京城。


因为丧尸之乱,原本三年一次的会试,从太安二十二年之后,就再也没举行过。


如今大河以南的中原大地,丧尸已基本被肃清,才让各地举子有了入京参试的条件。


尤其是中原各郡的举子,这几年他们饱受丧尸侵袭之苦,一直处于惶惶不安之中,如今更明白这份安宁来之不易。


“当今圣上,武功卓然,扫平乱世,易如反掌……”


“真是我等之幸,苍生之幸!”


京城某处客栈内,当着一众学子们,有年轻人大声宣扬着,自己对皇帝陛下的敬仰。


事实上,举子们年龄多数偏大,所以大多沉稳寡言,很少有少年意气风发之象。


不得不说,此刻开口这人够年轻,仅从外观看绝不超过二十五,已经是年轻有为之事。


所谓人以群分,此刻他这一桌子人,多数都比较年轻。


而其中最年少的,看起来不过二十左右,相较于其他人张狂得志,此人虽少言却更有几分自信。


同桌紧接着有人说道:“是啊,不过半年多时间,皇上就派兵清空了大河以南的怪物,我看最多两三年时间,北方四郡也能平定下来!”


“正是,正是……”


“想起三年前,天降灾祸,生灵涂炭,那时我都以为,这天下没救了……如今看来,恍如隔世啊!”


此刻,不只是年轻学子在说话,年长一些的也在感叹。


三年前末世降临,面对那几乎无解的情况,不止说话这人感到绝望,在场其他人亦是如此。


以至于如今回想起来,仍让他们感到恐惧。


可现在,有赵延洵这位猛人在,总算让这些人安心下来。


举子们聊得越欢,便让小二上了更多酒菜,反让店家赚了更多钱。


考中了举人,手里还真不会缺钱花。


当然了,这里所说的不缺钱,只是只是相对于普通人来说。


真正有实力有门路的举子,绝不会挤在客栈里落脚,不说单独租住院落,最不济也要投靠亲友。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儿,单独租住虽然安静,但也无客栈内这般谈笑快意。


虽是考场上的对手,但只要话匣子一打开,客栈就成了束发志向的好地方。


对这些举子们来说,参加会试除了考取功名,多认识几个朋友扩大交际圈,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众人有称颂当今皇帝的,有讨论家乡风土人情的,有吟诗作对切磋学问的……


客栈上下热闹无比,可最年轻的那位举子,在吃饱喝足后却直接离场。


“王歆,王歆……”


一路追上楼去,陈鸿青才叫住了离开那人。


“何事?”


“大家一起聊着,你为何独自离去?”


王歆答道:“外面嘈杂,我想回屋去温习!”


“再过几天才考试,你又何必急于一时!”


“如何能不急呢!”


王歆笑了笑,然后转身继续往里走去。


“鸿青兄,下来喝酒!”


听到楼下的喊话,陈鸿青看了看前方,最终选择跟上了王歆。


陈鸿青可能学问不是最好,但他自忖看人尤其准,这些天交际下来,让他对科考前列者有了估计。


人的才华能力,可在其言谈举止中观察出,而陈鸿青尤其三次此道。


在他看来,王歆才能出众,位列一甲的可能。


当他追上前去,却见王歆已在提笔书写。


迈着轻盈的步伐,陈鸿青进了房门后,王歆发现后也没理会。


走到王歆身旁,陈鸿青仔细一看,才发现情况跟自己所想大相径庭。


这位根本不是在写文章,而是列出了乱七八糟的东西。


南方豪族,土地清查,赋税征收,安置流民……


每一条后面,还写了相关情况分析,看起来条理分明。


“王贤弟,你这是……”


“自然是温习!”


陈鸿青不由笑道:“这样温习,却是闻所未闻!”


毕竟是乡试杀出来的举人,陈鸿青很快洞悉了王歆的意图。


“这都是近期朝中大事,你的意思是说,本次会试的考题,会与这些事情有关?”


王歆笑了笑,说道:“陈兄机敏,我不及也!”


“那你觉得,皇上会以那一条出题?”


王歆答道:“难说,所以最好是都准备着,如此方可从容答题!”


陈鸿青点头:“长见识了,等会儿回去,我也得准备了!”


通过分析时政热点,然后倒退科考题目,这法子不算多新鲜,但往往容易被忽视。


二人又讨论了一番,才听陈鸿青叹道:“如今新皇登基,虽有扫平乱世之威,却只怕治国亦如掌兵,到时候只怕对百姓不是好事!”


这时王歆说道:“陈兄,这些话,你可不要往外说!”


见王歆表情严肃,陈鸿青悚然一惊,连忙道:“是是是……我胡说八道!”


此刻,他想到去年被诛杀的大批官员,还有大批被抄家流放的勋贵大族。


妄议皇帝,这要是传出去了,不死也得脱层皮。


见陈鸿青面带惊惧,王歆笑道:“赶紧回去温习,多想想文章之事,最好能打出腹稿来,本次考试才能大有作为,亦不负平生之所学!”


陈鸿青起身,对王歆郑重一拜,说道:“多谢贤弟指教,也祝贤弟金榜题名,独占鳌头!”


王歆连忙答道:“愧不敢当,若能考取三甲,便已是万幸了!”


实打实的说,虽年纪轻轻中举,但相比于那些年长举子,王歆自觉学问还是差了些。


但他却不知道,寒门出身的他,能在十七岁时中举,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


当陈鸿青离开,王歆又详细思索起来。


对他而言,分析题目不算什么,顺着皇帝的意思解题应答,才是真正困难的地方。


文章写得再华丽,言之无物也不行。


这就意味着,王歆必须更加全面分析,赵延洵继位前后的各种事,提炼出皇帝陛下的真实想法。


“历朝历代,皆因土地兼并,导致税赋崩溃,朝廷分崩离析!”


“也因土地兼并,贫者无立锥之地,富者田连阡陌……”


“皇上流放勋贵豪族,且由派人清查田亩,想来是为了土地税收改制做准备!”


“作为臣子,我自当顺皇上之意……”


在脑海里,王歆仔细思索着。


同时他另拿了一张纸,开始书写自己的文章。


在陈鸿青面前,王歆表现得很谦虚。


但实际上,王歆少年得志,又岂会没有凌云壮志。


好容易盼到科考重开,王歆自然有独占鳌头的之志。


如今新朝伊始,万象更新,正是大展抱负的时候。


新朝第一位状元,对王歆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