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44章 这孩子,能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28gl.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突然,实在太突然了。


吕氏前几天还好好的,怎么说没就没了?


一般的太子妃薨逝,并不会引起太大的动静。


但朱标不一样,大明副皇帝可不是吹出来的,他的太子妃地位很高。


这么重要的人物暴毙,自然是朝野震动,话题性一度盖过了科举重启和赵瑁案,


群臣纷纷上表哀悼,劝说太子节哀。


朱标的表现很奇怪,难过自然是有的,却一直不肯去灵柩看吕氏。


群臣并没有多想,只以为他们伉俪情深,不愿面对。


朱元璋表现的很是惋惜,让宗人府和礼部操办丧事。


并没有人怀疑太子妃的死因,盖因之前没有丝毫风声。


知道真相的那几个人,也都牢牢的将嘴巴闭上,不敢透漏一丝消息出去。


毛骧得知太子妃此事,吓的浑身瘫软,坐在椅子上半天站不起来。


从此之后就变得沉默寡言了许多,行事也有所收敛。


陈景恪听到太子妃吕氏暴毙的消息,沉默了许久。


他又不傻,自然不相信什么暴毙。


她的死,可以说起因皆是因为自己。


若没有自己的那一番操作,她也不会被怀疑,前世就顺利等到了朱允炆继位。


而现在一切都变了。


朱元璋心目中最重要的三个人是谁?


毫无疑问,马皇后、朱标、朱雄英。


但凡有一点可疑之处,他必然会一查到底。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只要吕氏做过什么,必然能查出蛛丝马迹。


甚至就算她没做过,只要朱元璋产生了怀疑,她也很难活下来。


只是没想到的是,朱元璋下手会这么快这么干脆。


果然不愧是开局一个碗得天下的人。


至于为什么是用暴毙的方法,而不是先废除太子妃,然后再杀掉。


这個倒是很好猜,家丑不可外扬。


要是传出太子妃谋害太孙的消息,皇家将威严扫地。


对朱雄英来说,也容易造成心理阴影。


也会让后宫其她嫔妃产生不该有的想法。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自此让唐朝的皇位传承充满了血腥味。


老朱可不想大明也变成这个样子。


且吕氏能体面的死,估计也和她娘家的情况有关系。


她没有兄弟姐妹,家里就她一个女儿,父亲吕本在五年前就去世了。


可以说吕家就她一个人。


如果她娘家还有人,朱元璋绝对不会这么轻易就放过她。


更可能是,先用赵瑁案将吕家全拖下水,然后以此为借口废太子妃。


再过上几天,就会传出废太子妃羞愧自缢的消息。


然后一口薄棺了事。


现在至少她还是以太子妃的身份下葬的。


让她暴毙,估计也有一部分是防着淮西一系暴动。


虽然朱元璋一直敲打淮西派,但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朱标和朱雄英还活着,朝堂就必有他们一席之地。


作为勋贵,与国同休的前提也是皇位顺利传承。


害朱雄英,就是要他们的命,他们不拼命才怪。


虽然吕本一家没有什么人了,但还是有亲族和师生故旧在的。


淮西派会将这些人全弄死,震慑所有人。


而且他们很可能会借此机会扩大打击面,壮大自己的派系。


这也是朱元璋不愿意见到的。


想通了这些,陈景恪也不得不感慨,政治远比自己想的要复杂。


前世很多人在网上指点江山习惯了,总觉得肉食者也就那样,并不比自己强。


自己坐在他们的位置上,肯定也能做的好。


真正接触过顶级肉食者,他才知道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儿。


真把一个政治小白放在这个位置上,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还好自己一来就弄了两张护身符,可以站在高处一点点观摩学习。


否则,就自己的出身和见识,还不如老老实实当个医生,平平安安过一辈子。


要说陈景恪自己有没有愧疚什么的,其实他内心很复杂。


对这一世的吕氏来说,确实有点愧疚,为了保护自己将她推入火坑。


但想想前世的朱允炆,又觉得她死的好。


朱雄英对于吕氏的暴毙也很震惊,虽然并没有表现出特别难过,却也主动要求以儿子的身份穿孝送终。


朱标什么都没说,朱元璋竟也没有反对,甚至还非常的欣慰。


陈景恪在意外之余,略微一想就猜到了缘由。


孝心。


后宫嫔妃病逝,他让朱标披麻戴孝。


朱标不同意,死的又不是我娘,现在穿孝不知道的还以为给你穿的呢。


老朱气的拿着剑追了他好几条街。


难道朱元璋真的不知道礼法?


不,他知道,但他更看重孝心。


法度是国家的。


孝心是老朱自己家的。


在法理上嫔妃的身份不如太子尊贵,可就老朱自己家来说,嫔妃就是朱标的长辈。


给长辈穿孝怎么了?


轮到朱雄英和吕氏也是一样。


在明面上,吕氏是以太子妃身份暴毙,朱雄英作为晚辈就应该穿孝。


本来朱元璋也有些犹豫,要不要让朱雄英穿,毕竟这个恶毒的女人谋害过他。


可是现在朱雄英主动要求穿,他心里只有高兴。


咱的乖孙是真孝顺懂事,像咱。


陈景恪作为太孙伴读,自然也要陪着朱雄英参加葬礼。


期间他终于见到了朱允炆,白白净净很是乖巧可爱,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惶恐。


陈景恪叹息一声,毕竟还只是个五岁的孩子啊。


在父亲忙于政务难得一见的情况下,母亲就是他的一切,现在他的港湾没了。


本来他还在想,要不要让朱雄英照顾一下这个弟弟。


谁知还不等他开口,朱雄英主动牵住了朱允炆的手,一直将他护在身后。


“别怕,有大哥在。”


朱允炆像是找到了依靠,牢牢抓住他的手不放开。


他应该是许久没睡了,不一会儿竟沉睡过去。


按照规矩,作为亲生儿子哪怕睡着了,也不能离开灵堂。


朱雄英就让人取来被褥,为他盖好,自己代替他跪灵。


这一切都落在了群臣眼里,大家无不盛赞太孙至纯至孝,将来必为一代明君。


淮西派的是最高兴的,据说他们私下聚会时提起此事,都兴奋的表示,吾等无忧矣。


陈景恪也赞叹不已,他很清楚这些都是朱雄英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人教他。


这孩子,目前来看,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