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52章 解决之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28gl.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景恪摇摇头,道:“臣查阅了所有能查找的资料,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朱元璋很是失望,但又觉得很正常。


要是陈景恪连这都会,那就妖孽的有点过头了。


“咱会派人翻阅典籍,希望能找到相关记载。”


陈景恪连忙提醒道:“其实就算找不到记载也没关系,今人并不比古人差,何必事事依赖古人。”


“找来懂钱又懂算学的人加以总结,相信用不了多久,大明也能总结出属于自己的计算之法。”


朱元璋不禁颔首:“此言在理,咱就做两手准备。若能找到记载最好,找不到咱们就自己研究。”


这话也基本意味着,他接受了之前的建议。


陈景恪心中非常高兴,决定再推上一把:


“臣自认为对算学有独到见解,愿意将此学问献于陛下。”


对他的博学朱元璋已经麻木了,并没有觉得惊讶,只是道:


“好,你就将算学学问写下来,再呈给咱吧。”


“是。”


“对钱币,你可还有别的发现?”


“还有一些。”


陈景恪又讲了一些要点,但都是对方才那几个要点的补充,并未再提出什么核心观点。


但朱元璋依然听的很用心,这些补充观点,让他对钱的认识更加清晰。


心中已经有了改革的方向。


直到陈景恪表示讲完了,他才赞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不错。”


“谢陛下夸奖。”


“以后有什么想法,直接来找咱和太子就行,不用拐弯抹角,咱又不是听不进谏言的人。”


陈景恪心道,真的吗,要不咱们聊聊藩王的问题。


“谢陛下,臣知道了。”


朱元璋又问道:“算上上一次,你已经帮咱解决了三个大难题。这么大的功劳,当重赏。”


“你可有什么想要的?只要不过分,咱都能答应你。”


陈景恪正色道:“陛下让一介白身的小子担任太孙伴读,已经是莫大的恩宠,臣岂敢再讨要封赏。”


对他的态度,朱元璋很是满意:“咱是赏罚分明之人,有功就当赏,伱无需推辞。”


“这……”陈景恪为难不已,一时间他还真想不到有什么想要的。


这时朱标开口道:“你年龄还太小,现在封赏过重于你来说并非好事。”


“既然你一时间想不到要什么,不如等过些年一并封赏如何?”


陈景恪松了口气,道:“谢殿下爱护,臣愿意。”


朱元璋也很满意这个结果,道:“好,那就这么决定了。”


事实上他也并不愿意现在封赏陈景恪。


一来确实如朱标所言,他太年轻,封赏太过容易遭人嫉恨。


二来就是,现在就位居高位,未来不好掌控。


不过作为皇帝,手下的人三番五次的立功,他也不能没有任何表示,所以才有了方才那一问。


现在这個结果是最好的。


之后他又问了一些钱币方面的问题,陈景恪一一做了解答。


让他对钱币的理解更加透彻,对如何革新也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


“大明的宝钞确有漏洞,该如何修补,你可有想法?”


陈景恪摇了摇头道:“臣倒是想过,只是所想之法都有弊端,贸然实施恐会造成不可测的后果。”


朱元璋很是意外,之前他长篇大论的讲完,都会给出不错的解决办法。


这次竟然说没有。


不过想想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又觉得很正常。


此事关系太大,一个不好就会有无数百姓受害。


恐怕陈景恪不是没有办法,而是觉得自己的办法不够稳妥。


想到这里,对陈景恪就更是满意。


这小子不错,该低调的时候低调,该狂妄的时候狂妄,遇到大事从不激进。


果然是个好苗子啊。


“给咱说说你的办法,就算不成,也能作为参考。”


陈景恪这才说道:“一来我想的是,仿照蜀汉之法在全国建立仓库,允许百姓用宝钞兑换物资。”


朱元璋连连摇头:“不成不成,蜀汉只有一州之地,可以在各地建立仓库。”


“咱大明天下一统地域辽阔,建立如此多的仓库,费时耗力还劳民伤财。”


还有一点就是,宝钞已经失去信誉。


一旦施行这个策略,必然会引起全民挤兑。


重建信誉需要时间,在这期间必须要准备足够的资源。


若出现兑不出物资的情况,哪怕只是一时的,也会全盘皆输。


可大明哪来那么多物资?


就算勉强能凑够,可是将这么多物资堆放在仓库里不使用,朝廷也要破产了。


所以这个方法是绝对不行的。


陈景恪说道:“陛下英明,臣也是后来才想到这一点。”


“之后臣又想,要么就在天下各地开设钱庄,允许百姓以宝钞兑换铜钱。”


朱元璋再次摇头,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意思很明显。


这个方法还不如第一个。


筹措物资虽然麻烦,但勒一勒裤腰带还是能凑出来的。


可这么多铜钱,朝廷是真无能为力。


“后来臣又想,以茶、盐等物资,来兑换百姓手中的宝钞……”


陈景恪又接连说了好几种方法,都存在很大漏洞。


不过这些方法,依然给朱元璋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你能想到这么多法子,已经很不错了。”


“虽有漏洞不可单独施行,但有些法子可以作为辅助手段。”


陈景恪谦虚的道:“谢陛下。”


这时,一直在思考的朱标忽然开口道:“爹,我倒是想到了一个法子。”


朱元璋高兴的道:“哦,快说什么法子?”


朱标说道:“这是一个复合法,需要多管齐下。”


“一,先规定一个期限,允许盐商以宝钞直接从盐场买盐。”


“盐商必然会大量从民间收购宝钞,如此就能减少民间持有宝钞的数量,还能减小百姓的损失。”


“为了不影响盐法,这个期限不能太长。”


明朝盐法规定,盐场国有,盐商想买盐,必须用盐引。


获得盐引的办法只有一个,运送军需物资去边关。


现在有一个法子,可以让他们直接从盐田买盐,那些盐商必然会主动购买宝钞。


但这么做会影响边关物资运送。


不过,只是短期的话问题不大。


可以提前囤积物资,也可以征用民夫运送,总能渡过难关。


所以朱元璋点头道:“不错,还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