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249章 新的课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28gl.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关于如何经略南洋,这也是陈景恪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南洋对中国有多重要,前世稍微了解一些国际形势的人都能知道。


只可惜,那时候的南洋门户被美帝掌控,我们只能花费更大代价,寻找别的备用通道。


这一世,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再重演。


大明提前百年布局世界,别的地方且不去说,至少南洋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具体该如何实现这个计划,就需要仔细考虑了。


参考前世的经验,他制定了一套计划。


占领麻六甲海峡这个门户,只是其中一步。


第二步就是在淡马锡(新加坡)建立总督府,迁徙百姓定居,将这里建成麻六甲的锁头。


还有一个地方陈景恪以为尤为重要。


别误会,不是小琉球(台湾),而是崖州(海南岛)。


前世有人做过一个计算,以崖州为中心画一個四千公里的圆。


这个范围囊括了全球一半的人口,全球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


而且它的西侧就是中南半岛。


所以,对大明来说,崖州的重要性有多大可想而知。


将这里打造好,也是经略南洋的重要一环。


当然,并不是说小琉球不重要,只是相对来说打造崖州性价比更高。


接下来就是小琉球和吕宋……现在叫楚国。


再然后就是渤泥、爪哇等国,形成岛链,彻底将南洋变成大明的后花园。


前世这些岛链是美帝用来封锁中国的,这一世岛链是用来守护中国的。


陈景恪初步计划,用五年将崖州和淡马锡打造好。


再用五年将小琉球和楚国弄好,二十年完成岛链计划。


这个计划他个人认为没有什么问题。


然后问题来了。


经略南洋,占领并不难,难的是后续的治理和发展。


大明不可能再走土地农耕这条老路,否则占据南洋也没有任何意义。


当然了,土地和农业是一切的根本,这一点不会变。


可不能只依靠土地和农耕。


在南洋,大明必须要走一条新路。


这条新路子具体该如何走,陈景恪也不知道,只能用自己浅薄的见识去尝试。


南洋面积太大,岛屿太零碎,需要一根绳子将其联系起来。


如此才能形成一个整体。


大明抓住这根绳子,就能真正实现对南洋的控制。


什么东西可以充当这根绳子?


靠土地和农业吗?别闹笑话了。


陈景恪能想到的,就只有工商业。


能不能建立一套稳定健康的商业秩序,决定着经略南洋的成败。


这条路是否正确,他也不知道。


但现在除了硬着头皮往前走,别无他法。


可问题又来了,计划的再好,也要有合适的人去执行。


他看了一圈,无奈的发现无人可用。


指望这个年代的人明白这个道理,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实在太难了。


每到这个时候,他就更迫切的想要迁都,然后把书院给建立起来。


但就算是将学院建立起来,想要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人才,也需要很长时间。


远水解不了近渴,眼下该怎么办?


暂时凑合着?倒也不是不行。


可他不甘心,这么好的一张白纸,正是好作画的时候。


一旦染上杂色,再想纠正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而且如何治理南洋,往小了说事关大明海洋方向的长治久安。


往大了说,决定着大明未来政策的走向。


因为这里就是样板,在这里施行的所有政策,会在别处被广泛应用。


陈景恪自然想把这个样板弄好。


但还是那句话,没人可用,纵使他有再多想法都没用。


许柴佬的出现,给了他意外的惊喜。


没想到民间竟然还有这样的大才。


稍加培养,就是个不错的新政执行者。


历史真的埋没了太多的人才,他不禁感慨。


事实上,是他对历史的了解太少。


许柴佬可不是被历史埋没的人才,人家可是在正史上留名的人。


原本的世界,他顺利发育成吕宋巨富,成为南洋明人领袖。


永乐三年,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到达吕宋,册封其为吕宋总督,统揽该区域军、政、财、文大权。


任职直到永乐二十二年,达20年之久,其能力可见一斑。


可惜,郑和下西洋只是为了钱和宣扬国威,没有真正开拓南洋的打算。


许柴佬也并未能做出更大的成就。


但有句话叫,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他有那个能力,又处在那个位置,大明提前二十年经略南洋,他依然参与了进来。


并且获得了一个比较好的开端。


既然已经有了适合的人选,陈景恪就决定,直接在南洋推行新政。


将自己的计划一一写了下来,准备明天给朱元璋瞅瞅。


奏疏写到一半,福清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嗔道:


“一天天就知道忙政务,饭都不吃了。”


陈景恪抬头笑道:“一个难题意外得到解决,这不是高兴吗。”


福清将一碗莲子羹、两个包子和一碟咸菜放在桌子上:


“吃过饭再写吧。”


陈景恪心中倍感温馨,笑道:“感谢福清公主,小的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娶到你这么贤惠的媳妇。”


“哈哈……”福清失笑出声,轻轻推了他一下:


“你这张嘴啊,就会哄女人开心。”


夫妻俩卿卿我我了一会儿,等他吃完饭,福清才问道:


“那两个人的能力,真的有你说的强吗?”


陈景恪想了想,说道:“能力倒还在其次,主要是有胆略,想法也比较符合我的要求。”


“我对南洋的一些计划,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去施行。”


“今天见到那个许柴佬,竟然发现他在很多想法上,与我不谋而合。”


“虽然考虑的没有我全面,但稍加培养,还是可以用一用的。”


“那真是太好了。”福清也为他感到开心,然后若有所思的道:


“那个许柴佬好像被家族除名,妻儿都随他入京,现在还居无定所。”


“咱家在西街有一所小院,暂借给他安身吧。”


这就是替他拉拢人了,陈景恪心下很是感动:


“你看着去做就好……对了,海盗写好了吗?”


福清点点头,说道:“已经定稿,我再修改一遍就拿给你看。”


陈景恪笑道:“时间正好,借着开海的东风,定然能传扬天下。”


福清理所应当的道:“这是自然,你的创意我的文笔,肯定能传扬天下。”


陈景恪哑然失笑,这媳妇越来越不谦虚了。


夫妻俩又聊了一会儿,福清就起身说道:


“好了,你先忙吧,我回去等你。”


目送她离开,陈景恪才提笔将奏疏剩下的部分写完。


第二天进入皇宫,见到朱元璋先提前打招呼,等会儿有关于南洋的事情要汇报。


这就是预约时间了,免得老朱去忙别的。


朱元璋也知道这个意思,特意吩咐人将早朝结束的时间空出来。


朱雄英则很好奇,一直追问:“还有什么事情瞒着我,老实交代。”


陈景恪只是告诉他,早朝结束一块儿去听不就完了,现在追问等会儿还要多讲一遍,浪费口水。


朱雄英气的差点打人,不过也确实没有在追问。


今天的朝堂比较平静,没说什么特别新鲜的事情,按照流程走完大家退朝各自去忙自己的。


朱元璋、朱雄英和陈景恪三人,则一起回到乾清宫。


大家各自坐好,朱元璋问道:“说吧,伱又有什么新想法了?”


陈景恪将奏疏呈上,也没有隐瞒,直接说道:


“倒也不是什么新想法,早就想好的事情,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去执行。”


“昨天发现一个不错的人才,能理解我的想法,所以就写出来准备游说陛下。”


朱元璋本来都把奏疏打开了,一听这话,又给卷在一起往旁边一丢,没好气的道:


“那你就用嘴皮子给咱讲吧,咱懒得看了,费眼睛。”


陈景恪:“……”


朱雄英幸灾乐祸的道:“哈哈……你活该……”


但随即他就打圆场道:“你说的人才,不会是昨天下午见的那两个人吧?”


陈景恪心道,好兄弟,没白教你那么多。


“主要是许柴佬,此人虽生在商贾之家,却没有沾染商贾的缺点。”


“他比一般人了解商业,知道如何发展商业,也知道如何限制。”


“稍加培养就是个很少见的新型人才。”


朱元璋不屑的道:“什么新型人才,你直接说懂商贾之道的人不就行了。”


“我就不信咱大明七千余万百姓,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大明原本在册人口六千万,去年人口普查,查出了很多黑户。


再加上蛮夷入籍,总人口增加了一千四百多万。


肯定还有很多人口被藏匿,但继续查下去代价就太大了。


而且人口藏匿也是制度和经济等多方面问题造成的。


与其纠结这个,不如将更多精力放在制度建设,搞好经济上面。


只要这两方面做好了,黑户自然就会减少。


否则,就算现在查的再清楚,用不了几十年,依然到处都是黑户。


言归正传。


听到朱元璋的话,陈景恪笑道:“陛下,我说的懂商业,和您说的懂商贾之道可不一样。”


朱元璋眉头一挑:“哦?有何不一样?”


陈景恪说道:“您说的商贾之道,是如何经商赚钱。”


“实际上财富并没有增加多少,只是从很多人手里聚集到少数人手里的过程。”


“我说的懂商业,是可以增加财富的手段,用之富国强民。”


朱元璋一阵迷惑,啥意思?


商业难道不就是这样吗?


虽然陈景恪解释过,商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可有一个问题始终是真实存在的。


商人就是通过倒卖、囤积居奇等手段,将财富聚集在少数人手里。


实际上社会的生产总值并没有增加多少。


这其实和对财富的认知有关。


在古代财富就是土地,东西方都是一样的。


不论是钱还是权,最终都归于土地。


当官捞钱,最后还是买地,地就是一切。


在此时财富就是实物,钱也是实物——可以是粮食布帛,也可以是金银铜贵金属。


所以古代没有金融危机,只有生产不足和分配问题造成的生存危机。


但当资本诞生之后,财富有了新定义,就是钱。


所谓资本就是玩钱。


工业化?


现代人赋予了工业化很高的意义,但在资本眼里工业化不过是工具,是手段。


目的也是为了玩钱。


钱就是一切。


人们还发明了很多玩钱的模式。


股票、期货、提前消费等等。


一切都被钱标注了价格。


于是就有了金融危机,就有了倒牛奶事件。


在资本出现之前,将食物倒掉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资本出现以后,一切以钱为标准,就变得很正常了。


陈景恪所说的商业,也是资本,是玩钱。


不要将资本看的特别高大上,资本最早就诞生在意大利的城邦之间。


他们也想玩土地,可是地域狭小国家分裂,玩不转呐。


做生意赚了钱怎么办?


别的国家能买地,他们没办法买啊?


就只能玩钱,资本就是这么慢慢被玩出来的。


几个人合伙集资买船,大家都有分子,股份就是这么来的。


不要觉得资本就是邪恶的,它只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阶段性工具而已。


虽然很多人批判资本如何坑脏邪恶,但站在唯物主义立场,它也只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性产物而已。


它的出现,直接摧毁了以宗教、封建制度建立的旧古典社会。


在极短时间内生产出了大量的财富,让人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富足时代。


而且不能否认的是,资本也是迄今为止,最具活力的一种模式。


当有一天出现一种更好更先进的模式,它自然而然会被淘汰。


所以,没必要赋予它太多溢美或者贬低之词。


当然,他的这个想法非常政治不正确,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


只能说,感谢前世那个开放的时代,可以包容各种不同观点。


南洋岛屿众多,且是大明的海上门户,处在交通要道上。


有玩资本的条件。


当然了,陈景恪自然不会直接告诉朱元璋,他要在南洋玩资本玩钱。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太惊世骇俗了。


不只是大明人无法接受,此时的西方人大概率也同样无法接受。


所以他只是告诉朱元璋:


“陛下,南洋地域广阔以海岛为主,非常不利于统治。”


“关键我们要的不是羁縻地,而是实实在在的有效统治。”


“不能让这里变成吸大明血吸血虫,要变成为大明提供物资的地方。”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想办法,用一样东西,将整个南洋联系起来。”


朱元璋都快麻了,你在说什么?我一点都听不懂啊?


刚才不是还在说商业吗,怎么就变成联系一切的绳子了?


他将目光看向朱雄英,发现大孙子也一脸迷惑。


这时他无比怀念朱标,好大儿要是在这里,肯定能听懂吧。


不知道洛阳宫修的怎么样了,赶紧弄好迁都吧。


咱马上就把皇位让给标儿,再也不操这个闲心了。


不过,虽然无法理解陈景恪说的话,却能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


“你准备用商业为绳子,将整个南洋联系起来?”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