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边关小厨娘 > 第103章 气死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28gl.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们未必有那般硬的命呢。


一想到此处,几个人的表情皆是落寞了下来,周围气氛登时变得十分低沉。


瞧着原本五十人的大队,因为有些人受伤的缘故,此时只剩下了不足四十人,陆启言心中悲怆,却沉声道,“你们放心,我一定将你们平安带回去。”


竭尽他所能!


陆启言素日为人仗义,冲锋杀敌时又十分勇猛,将其他人护在身后,不似有的大队头一般,只知道勒令底下人往前冲,待论功行赏时又极力往身上揽功。


因此,队中所有人对陆启言皆是十分钦佩,就连先前对陆启言并不大服气的郑三福,这会子对其也隐隐生出了些许敬意。


眼下见陆启言这般说,众人心中皆是犹如吃了定心丸一般,重重点头,“嗯!”


他们一定能够平安的!


“大队头是对我们好,身手也了得,可这回……”有人欲言又止。


此次他们在这里打伏击,为的是牵制住前来支援长洲府的援军,切断长洲府所有的供给,使其成为一座孤城。


城内粮草箭矢尽绝之时,便是城破之日。


但,此时被派到这里的,不过只有三个军而已。


大周国军制,一军为两千五百人,但因为近日伤亡,这三个军满打满算下来,顶多也只有六千人。


而据探子来报,这个方向的援军,有一万余人。


人数悬殊,这场仗,压力极大。


最关键的是,他们这个大队,在打了头阵的军中。


而他们大队,更被安排在了最前面。


至于这么安排的原因,并非是因为他们在陆启言的带领下英勇善战被上峰赏识,而是因为邵都头的推举。


论理来说,一个都有两个大队,邵都头既然推举,两个大队自然是该同进退的。


可那邵都头却硬生生地让营指挥使将另外一个大队往后调遣,将陆启言等人丢在了最前头。


这用意,不言而喻。


为国捐躯,马革裹尸什么的,众人都不在意。


但如此被针对,属实是……


心里咽不下这口气!


有人想到这一茬,忿忿骂了一句,“这个邵都头,咋想的?”


好歹是他手底下的兵,这般不看重,还亲疏有别?


“还能怎么想?还不是看咱们大队头比他厉害,怕咱们大队头回头顶了他的位置,赶紧来使个绊子?”


好让陆启言受个重伤,或是死在这战场上头。


最不济,无论是队中谁有伤亡,都会让陆启言觉得是被他连累,心中愧疚难安。


当真是好歹毒的招数!


这话说出口,附近的几个人皆是满脸忿忿,只恨不得将那邵都头给撕成碎片,才觉得能出上一口闷气。


“且将你们的怒气都压上一压,只留着待会儿杀敌时用。”陆启言沉声道。


事情已经如此,恼怒和愤慨皆是无用,唯有靠奋勇杀敌,保住自己的性命,赢得应有的功劳,才能对憎恶之人展开报复。


“这是自然。”周围人点头,“可邵都头那……”


总不能对黑心肠的人就这般算了吧。


“当真是个傻的,你活下来,杀敌又多,赚到的功劳还不得让他气死?”


“就是,听大队头的,把劲儿收一收,留着杀敌时用,他姓邵的不是最害怕咱们大队头上位么,咱们就偏得将咱们大队头给推上去!”


“对,气死他!”


众人想通了这一层,也不再去想邵都头那个王八羔子,只趁着在这里等待的时候,将手中的枪茅或者大刀擦的锃光瓦亮,锋利无比。


陆启言则是在思索片刻后,给底下的人讲述待会儿冲锋时,用何种的战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全自身,击杀敌人。


基于待会儿整个军的作战计划来看,首先是绊马索,铁蒺藜等陷阱,紧接着是弓箭手的箭雨袭击,再然后便是他们这些步兵上阵击杀。


届时,将会绕开前锋的长矛兵,从敌军的中腰处突袭,进入肉搏砍杀阶段。


陆启言的策略是以三人为一组,兼具小范围的防御和攻击,甚至能够互相帮扶,力求能够挺过第一拨的攻击,轮换下一个大队上前。


陆启言讲的认真,底下人亦是听得仔细,更用心记在脑中。


日头从东方划过整个天空,自西方垂落。


傍晚时分,探子带来了消息,敌军距离伏击地点,还有大约二十里。


照这样的速度,这场仗开始的时间,大约会在亥时的正时。


军中开始传令,命令所有人严阵以待。


而所有的军士,皆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聚精会神地盯着前方。


日头西沉,西方的天空被染的通红,噪耳的蝉鸣渐渐停歇,取而代之的是夜晚活动的夏虫高高低低的吟唱。


夜幕渐渐笼罩了整个大地,点点星光在夜空的云雾中若隐若现。


月光朦胧,尤其凸显移动火把的耀眼醒目。


眼看着火把数量渐渐增多,急促的马蹄声和脚步声越来越近,所有人的呼吸都提了起来。


来了!


哗啦!


绊马索的突然腾起,让原本奔腾的马匹栽倒在地,发出阵阵嘶鸣。


铁蒺藜更是让马匹和许多敌军哀嚎不断。


嗖嗖嗖!


密集如雨的箭矢离弦飞出,划破半空,飞向密集的敌军。


突如其来的袭击让敌军猝不及防,慌乱成一团。


就趁现在!


“杀!”陆启言率先冲了出来,挥动手中的长刀。


“杀!”


众人亦是怒喝一声,跟随陆启言一并冲上前。


厮杀声,顿时响破了天际。


风自天边而起,吹散了天空中的白云,挂在西边天空处的弯月显露出来,将皎洁的光芒洒满大地。


夏明月忽的睁开了眼睛,下意识坐了起来。


在发觉此时不过是深夜时,这才又长舒了一口气,重新躺下。


月光透过窗户纸,照的屋子里头亮堂堂的,能看得到窗户框落在地上的影子。


夏明月困意全无,看了看地上斑驳的影子,再透过窗户缝隙看了看浓重的夜色。


目光最后落在了陆启言的那张炕上。


他,应该能平安归来吧……


因为一夜醒了两次的缘故,夏明月第二日起得有些晚,眼圈下甚至有些泛青。


有关军制,每朝每代区别很大,哪怕是一个朝代也因为在位皇帝的不同,改动频繁,根据作者查询到的资料《宋史·兵志九》中,三人为一小队,九人为一中队,五十人为一大队,首领皆为队头,是基本作战单位,再往上,100人为一都(两个大队),指挥官为都头,500人为一营(5都)、2500人为一军(5个营)、25000人为一厢(10个军),营以上最高指挥官皆为指挥使。鉴于这个制度比较直观简单,作者借鉴此部分资料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