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鉴宝狂少 > 第1883章 大地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28gl.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进入西屋,魏家的几件好东西让陆飞眼前一亮。


这些东西跟陆飞的收藏没有任何可比性,但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别的不说,单是那一件黄花梨炕桌,价值至少在五十万以上。


还有那个风磨铜蜡台以及一对儿掸瓶,都是是不错的物件儿。


看到这里,陆飞突然笑了起来。


魏家老太太或许不懂行,但朱大海的眼力可是不错的。


朱大海跟魏淑芬交往多年,不会就是为了人家的好东西吧?


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陆飞也知道绝不可能。


自己了解老朱头,他不缺这点钱,更不至于那么下作。


陆飞微笑着继续欣赏。


视线右移,当看到北墙根摆放的供桌,陆飞却皱起了眉头。


靠着北墙有一张实木供桌。


供桌上摆放着一尊朱漆神龛。


神龛漆皮有几处脱落,里面露出本底,竟然是金丝楠木。


神龛内供奉这一尊白瓷观音像。


观音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表面的熏斑和包浆却相当均匀厚实。


再看供桌上的五供香蜡,很明显是经常供奉。


不过,让陆飞意外的可不是金丝楠木神龛,更不是包浆厚实的观音像,而是神龛和佛像摆放的位置。


不管是寺庙还是人家,供奉佛像的摆放都是有规矩的。


最佳方位是坐西朝东,朝向最好是大门口。


而且,沿途还要避开厕所,牲口棚等等一切污秽,这是对佛的尊敬。


但是钟家的神龛却摆放的莫名其妙。


方向坐北朝南,朝向是西偏房。


偏房旁边刚好就是鸡舍和茅厕,这简直就是另类。


这样摆放神龛还想要得到观音的庇佑,这不是扯淡吗?


按照风水来说,这可是大忌会。


时间久了,本家可是要遭罪的啊!


心生疑惑,陆飞继续打量四周。


很快,陆飞就发现东墙顶部有一些与众不同。


钟家的顶棚依然是老式儿的纸糊棚。


常年累月,棚纸积累的好几层,颜色也老旧变黄。


可东墙顶部一小片的的棚纸,颜色明显比其他位置稍微重了一些。


陆飞跳上柜子用手指抠掉一层棚纸,下面一层的颜色还要重了很多。


再扣掉一层,最里面一层就是民国时期最普通的毛刀棚纸了。


这层棚纸颜色棕黄,带有浓重的香火气息。


手指一抹含有一定的油性,这就是长年累月烟熏的痕迹。


看到这儿,陆飞终于找到答案。


钟家的神龛最早摆放的位置就是东墙。


而这里的位置正好是坐东朝西面向大门口。


沿途刚好是水井,出了院门正对着就是西山峡谷,风水绝佳。


按照这个位置供奉,钟家一定是诸事顺心百无禁忌。


可为什么后来改到风水最差的位置呢?


是钟家后人不懂行,还是故意而为之?


跳下柜子,陆飞再次来到神龛面前仔细看了看,突然笑了起来。


点上一支烟,陆飞来到东屋。


东屋收拾的干净利落,但摆设却没什么亮点。


魏淑芬一身深红色的新装,显得格外喜庆。


不过老太太的心情跟新衣服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时魏淑芬坐在床上泪流满面,双眼都哭肿了。


两位本村的妇女坐在她身边好言相劝。


“老姐姐,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你不要总是哭啊!”


“这多不吉利啊!”


“就是就是!”


“你不用担心钟辉。”


“老钟大哥走了这么多年,你跟钟家早就没有关系了。”


“你根本不用怕他闹事,老朱大哥不会让他欺负你的。”


“你赶紧把眼泪擦干净,一会儿老朱大哥该过来迎亲了。”


两人相劝,魏淑芬不但没有止住悲声,反倒更激动了。


“你们不要劝了。”


“这婚我不结了。”魏淑芬说道。


“啥?”


“姐姐你胡说什么呢?”


“我没胡说,我真的不想结了。”


“钟辉就是个混蛋,他不会善罢甘休的。”


“我今天把朱家的面子都给丢进了,我不能再害了朱大海。”


“我就是个扫把星,就是个寡妇命啊!”魏淑芬哭诉道。


“老姐姐,你可千万不要胡说八道。”


“为了一个钟辉不值得。”


“老朱大哥那边都准备好了,要是因为钟辉那个混蛋你就改变主意,你让老朱大哥的面子往哪放啊!”


“这两位婶子说的对,不能因为别人委屈了自己的幸福。”


“魏婶子您不要担心,所有事情都能解决的。”陆飞说道。


陆飞说话,三位妇人同时抬起头来。


“你是?”


“哦!”


“我是天宝的朋友,今天您们的婚礼我主事。”


“您放心,所有麻烦我帮您解决。”


魏淑芬看了看陆飞,又黯然的摇了摇头。


“算了,我们家的事儿乱的很。”


“你一个外人根本解决不了。”


“那可不一定。”


“我刚才在外面听那个钟辉说,他想要这套房子,或者是一百五十万现金。”


“我还了解到,他是您丈夫的侄子。”


“可我不明白,他一个侄子,凭什么跟您要房子要钱啊?”陆飞问道。


陆飞询问好几遍,最终魏淑芬才说出答案。


正如陆飞所料,钟家的确不简单。


民国初期,钟家出了一位军官,名叫钟振方。


后来军阀混战,钟振方为了保命,带着不菲积蓄逃回花梨村。


后来在花梨村建房置地,成为当地著名的大地主。


最牛逼的时候,花梨村八成土地都是钟家的。


后来经过抗战,钟家家道中落。


建国后,由于成分问题,钟家更是一蹶不振。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虽然生活大不如从前,比起普通贫农来说,还是强的很多。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钟家最起码还能隔三差五的吃一两顿细粮。


可美中不足的是,魏淑芬不能生养。


后来经人介绍收养了镇上温宝财家的小儿子,那个孩子就是在外面叫嚣的钟辉。


当时温宝财在鞋跟场当工人,一个人工资养活一家七口,实在活不下去了,迫不得已才把小儿子送给了钟家。


可人算不如天算,几年后,温家大儿子学业有成,做了县城工商局的科长。


接着又晋升为经贸部门的主管领导。


有这么个领导亲人牵线搭桥,温家的生活发生了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