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后宫:勤妃传 > 第二百四十七章 晒太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28gl.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四十七章 晒太阳


佟贵妃再得凤印,自然不肯安静。


她首先开刀的,就是还住在承乾宫的章贵人。


从前章贵人和陈文心要好,她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章贵人生得姿色平庸,又不得宠爱,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


现在她竟然因为陈文心的支持,而被晋为贵人。


佟贵妃哪里还能容忍?


她是承乾宫的人,想被晋封,也得是自己向皇上提议晋封。


何时轮到她勤妃把手伸到承乾宫来?


她先是以为太皇太后祈福为名,让章贵人抄写佛经送到宝华殿去供奉。


章贵人明面上并没有得罪她,她自然不能像当初对付定常在那般,只是抄写的数量要求得极多。


章贵人大字不识几个,如何抄写得了佛经?


她依样画葫芦,画出来的那些字自然不好看。


佟贵妃就亲手给她撕了,让她继续抄写,这样周而复始。


章贵人的宫女偷偷来翊坤宫给陈文心传话,说是章贵人因抄经绊住了脚,不得空来看望她。


她再细细一问,便知道是什么原由了。


“章贵人哪里是写字的料?这也真是难为她了,大好春光,也要和佟贵妃一样在佛言碣语里头度过了。”


佟贵妃治人,也就是抄佛经这一招了。


当初定常在是这样,现在章贵人还是这样。


“你去告诉你主子,让她耐烦些。佟贵妃刚刚复位,要耍耍威风也是寻常,不会太久的。”


要是久一些,就该怕旁人议论她不容人了。


佟贵妃爱惜名声,是不会让自己的名声败在这样一件撒气的小事上的。


说到底,她整治章贵人还不是为了给自己脸子看么?


那个宫女领命就要去,陈文心又道:“她最喜欢本宫宫里的吃食了,你且等等。白露去给章贵人装些精致吃食,让她带去。”


白露点头领命,领着那个小宫女,便往小厨房走去。


佟贵妃复位这个下马威自然是要给的,她就乖乖受着吧。


这也有一个好处,后宫的事务都交给佟贵妃处置了,她乐得清闲。


有闲暇时间,她正好可以去阿哥所多给阿哥们上上课。


二阿哥为册立为太子之后,这是陈文心第一次去给他们上课。


如今三阿哥和四阿哥也挪到阿哥所来了,他们兄弟四个住在一起,更好培养感情。


只是陈文心总觉得,气氛有些不对劲。


四阿哥和二阿哥两个一向感情好,二阿哥成为太子之后,四阿哥似乎也很为他高兴。


而大阿哥的脸上则有郁郁之气,三阿哥是大阿哥的小跟班,他自然也欢喜不起来。


四个阿哥之间,从册立太子之后,明显分为了两派。


从前虽然也是两两结群,可那是因为性格不同,志趣不同。


如今,是因为利益不同。


叫她看了只觉得忧心。


她宫里还有一个牙牙学语的五阿哥呢,也不知道这一个长大了,会是如何?


还有更小的六阿哥和七阿哥……


陈文心摇了摇头,放下了书本。


底下的阿哥和侍读们都瞧着她的神色,这其中也包括陈文礼和陈文信。


他们敏感地意识到了几个阿哥之间的小团体,越发小心翼翼不敢随意开口。


不过四个阿哥之间虽有了嫌隙,但对他们两个还是很不错的。


毕竟,他们是陈文心的胞弟。


二阿哥当先道:“勤额娘,你怎么了?”


孩子们都抬头看她,她笑道:“我是见春光明媚,学生们还要在这屋子里拘着,未免可惜。不如咱们放半天假,我带你们去外头晒太阳,如何?”


外面春光和煦,出去晒晒当然很舒服。


只是阿哥们个个都勤奋得紧,就连最堕怠的二阿哥现在也不敢偷懒了。


没想到陈文心一张嘴就惊世骇俗,竟然让他们不上课去晒太阳?


这不就是,逃学吗……


大家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都有些犹疑。


“吕太医说,像你们这个年纪的孩子,多喝些牛奶羊奶,再晒晒太阳可以长高的。”


她见众人犹豫,便以此来怂恿他们。


阿哥们果然中计了,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有几个不想长高的?


虽然他们看起来都不必同龄人矮,还是再高些好。


高大的男子才有气势呢,就像他们皇阿玛一样。


“勤额娘,去哪晒太阳?”


“就在外面草地上。”


这样就算被人看见了,他们还能迅速撤回学堂里头来。


陈文心打的如意算盘,命阿哥所的宫人送牛乳来,再在草地上铺好毯子。


阳光暖融融的,照在面上让人舒服得睁不开眼。


阿哥们都争着要和陈文心坐得近,陈文礼和陈文信他们反被挤远了。


小太监们抬上小几、牛乳和点心,陈文心道:“你们先吃一块点心,再喝牛乳,这样牛乳的营养才不会流失。”


四阿哥问:“陈额娘,这也是吕太医教你的吗?”


她眨眨眼,“是你们皇阿玛教的。你们想啊,那黄河河水泛滥的时候,是不是要拿石头沙包堵住,水就流不下去了?”


四阿哥拿着点心和牛乳比划了一下,陈文心的意思是,拿这块点心堵在肚子里不让牛乳流下去吗?


这什么歪理……


虽然不信,他还是按着陈文心说的,先吃下了那块点心,再把暖暖的牛乳喝下去。


“勤额娘,你多给我们讲讲南巡的事情,好吗?”


大阿哥关心的并不是什么奇闻异事,他知道皇上南巡主要是为了治河,他想关心治河的事情。


眼看夏天要到了,到时候大雨一下,黄河不知道还会不会决堤?


他现在问问,到时候皇阿玛要考他们这方面的问题,也能心里有个底。


陈文心看着大阿哥好学的样子,对他点点头。


她又对其他人道:“你们要和大阿哥好好学习,大阿哥最勤奋好学了。”


这话一出二阿哥先撇了嘴,他是最看不上大阿哥那副书呆子样的。


只是当着陈文心的面,他不好反驳。


大阿哥被她一夸有些羞涩,微微低下了头。


原以为二阿哥被册立为太子,陈文心就会更加疼爱他。


没想到她还是和从前一样,只凭他们的行为来鼓励和批评,并不为身份地位。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克拉山脉,流经我大清,包括蒙古在内的七个行省。咱们大清,一共几个行省呀?”


陈文心才一开口又考起了他们,众人开始在脑子里数起来。


直隶、山东、山西、安徽……


她打断了他们的思路,“是十八个。如果勤额娘随便开口问你们皇阿玛,他肯定随口就说出来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皇上,时时刻刻都在关心国家大事,他自然能如数家珍一般道出大清几个省份。


这一层意思,阿哥们自然能够听懂。


“黄河最后要注入渤海,这一路上它流经的上游地带泥沙过多,这些泥沙带下来,就堵住了下游。原本的河床被抬高,河水容纳不下,自然就溢出来了。”


“往哪里溢呢?自然就是沿途的行省。它既是母亲河,也是一条带来水患的灾难河。你们皇阿玛是堂堂一代帝王,为了沿河百姓的平安,他学习了许多的治河知识。”


对于一个君王而言,治河这样的事情交给治河总督便是,他原不必亲力亲为。


可黄河一旦爆发水患,伤害巨大,使得皇上不得不自己学习这些知识,亲自监督。


单说这份亲力亲为的勤勉,便值得人敬佩。


“我问你们一个最简单的问题,除了泥沙堆积,还有什么原因使得黄河水量增大爆发决堤?”


阿哥们众口不一,也有说是因为夏天雨水大增的,也有说是因为春天冰水融化的。


更有说是因为堤坝修筑不严的。


她轻轻一叹,“所以啊,你们要向你们皇阿玛学习。只要是为了国家百姓,什么知识都要学。”


鼓励他们多学习,就没空搞小团体斗争了吧?


陈文心看着阿哥们心动的样子,继续添了一把柴。


“佛经里有句话,叫做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说的就是小中有大,就算是极其渺小的事物也能教给我们很多道理。”


“好比说这草地上的蚂蚁,这一根小草,一朵小花儿。他们虽小,蕴含的道理却不容忽视。”


二阿哥想了想,抢先道:“勤额娘说的,是不是就是格物致知?”


“太子说得对,就是这个意思。”


她笑着摸摸二阿哥的头,“你们平时上的课,有满文汉文、儒家经典、算学还有佛学,这些还远远不够。你们皇阿玛也没有治河的师傅,他怎么就会治河呢?”


三阿哥嘟囔道:“那皇阿玛一定是下课了还自己偷偷学的。”


“三阿哥说的也没错,不过不能叫偷偷学。你们皇阿玛,那叫好学。你们可有下了课再另外给自己加功课啊?”


几个阿哥自问都做不到像皇上那么勤奋,他们都知道,前朝的大臣和百姓都夸他们皇阿玛是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呢。


咕咚——


陈文心咽下了一大口牛乳,满意地眯起了眼睛。


卧在草地上喝牛乳晒太阳,可真舒服啊。


太子岂是那么好当的?


既然他们为了太子之位产生嫌隙,那就让他们好好想想,该怎么向他们皇阿玛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