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 第64章 道场之妙,下山游历(跪求周二追读)

第64章 道场之妙,下山游历(跪求周二追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28gl.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宴会结束,众宾散去。


山上留有众人留下的礼品,或灵竹,或灵泉,或是灵种,皆见心意。


曹空命众狐收好其他,唯独留下灵种。


说起来还是灵橘之种,倒是让曹空眼前一亮,这东西不仅某个知名的牛妖喜欢吃,他也很爱吃,属实是送到他心坎里了。


于是特地将其栽种灵田中后,方去修行。


说起来,自从生出黄芽之后,曹空的修行速度便慢了下来,这不由得让曹空有些心烦。


但过了子时,便是七月初三,他可至青华长乐界之中,心中有所期待,或可解他修行之惑。


于是,在恭敬的给天尊像上了三柱香后,曹空于心中呼唤太乙救苦天尊圣号,遂来至青华长乐界中。


身处此界,神清气明,又见种种宫立,却无人迹。


‘常言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可我这倒是反过来了,长乐界中一日,胜过人间半月。’


曹空不由思索,只当是天尊神通广大,专门予他的造化。


接着先来至天尊殿前,行弟子礼,后方去探索诸殿。


遂心有所感寻至一藏书阁,里面藏书众多,种种道典,经文,乃至于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医书杂论,天文地理无所不包。


曹空明悟,或许这便是天尊有意为之,让他观遍万卷书,书乃文明之载体,是先贤之智慧,读之受益无穷。


且说那二十八星宿剑法,便需通天文之理,他所修持的【太乙金丹无量根源妙经】更是需通晓种种道藏。


可知读书之重要。


更遑论此殿中之书,无所不包,自凡间典籍,到诸多仙神著作,乃至于天材地宝之记录,以至于风水山脉之辨识。


不说将此殿之书全部记下,但凡学个十之一二,都受用无穷。


于此曹空先取道经,学杂不如学精。


他既是玄门中人,不若先阅道经,时而诵读,时而凝眉思考,读到妙处,更是展颜而笑。


若是读乏了,则换杂书以观,说是杂书,其实是天材地宝之书,乃至于风水勘探之学。


不知不觉间,曹空竟感饥肠辘辘,面色错愕,到了他这等修为,便是不餐人间之食也无恙。


而后又灵机一现,想起天尊曾言,修行非单是吐纳打坐,人世种种皆为修行。


自己自诩心态平和,一心向道,可便是这一心修道,不免落得一个“执”字,落得下乘。


若不经历种种,又岂能见修行全貌。


难怪自己近日以来觉修行堵塞。


便是那猴子,拜入菩提祖师门下后,也是磨炼了六七年,每日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闲时扫地锄树,养花修书,寻柴燃火,挑水运浆。


正应,神仙本是凡人变之理,修行之道就在其中。


心念豁达间,曹空顿觉眼前明亮,心神剔透。


于是去寻灶房,其中有一缸米,又有柴火水缸,种子工具,备的齐齐全全。


其中的米缸的斤两,曹空估计一下,恰待他食完之日,便是从谷物种下到成熟之期,一切都恰到好处,只待他心有明悟。


曹空一笑,便如前世一般,点火燃木,备水煮米,饱餐一顿之后,又去开荒耕种。


所幸先前于隐雾山中,也有种植灵谷的经验,做起来并不难。


待到一切完毕,又去观书读道。


每日如此,反复不倦,不觉半月时光已至,读得诗书满腹。


再度睁眼之时,已返人间。


回至折岳洞中,竟又倍感亲切,时光是如此奇妙。


走出洞中,神清气爽,口鼻呼吸,采天地之气机,以滋黄芽生长,原本近乎停滞的的修行,再度有了进展。


‘或许,我应下山游历一番。’


曹空如此心道,又想起十年前清风明月之邀,且如今火枣已熟,自己昔日曾许诺二人,如今正好带去,乃是两全其美之事。


······


很快,曹空下山了,只身独行。


他问过金钱豹和四只狐狸可愿一起,可金钱豹等人虽然不舍他,却也不想离家,曹空也就任由他们去了。


遂摘下两捧火枣,将其藏于袖中,下山而去。


也不动用法力,只是安步当车,不过到底是修道之人,履山路于平地。


下山之后,便一路向东而去。


期间,还经过了当年护下的村子,那村子原本不过百十号人,可经过十年的发展,村子倒是越变越大,人丁越来越兴旺。


曹空隐隐有所预感,若是此村日后没有意外,恐是后世那“灭法国”。


随又思忖,这么说来,此村日后当有西方来客,与国王结怨?


后又放下念头,太过遥远之事,思之无用,于是履足其中。


村中因他当年之举,虽忘却他颜,却也敬道爱道,见道者走近,皆施以善意目光。


曹空亦回以微笑,渐渐的,便要穿行村子而过。


随见店铺之前,坐着一老者,老者发须皆白,可眼神却依旧明亮。


在专心致志的刻着手中的木雕,尽是道者模样,只是却无容颜。


当曹空走过的那一瞬间,老者福如心至的抬眸一望,看清了曹空的模样,一瞬间,好似一道闪电从脑中划过。


他记起来了!全都记起来了!这就是当年从妖物中救下他的道人。


经年的木匠手艺,多年的执念,使得老者不由自主的刻下了曹空的容颜,再要起身时,却发现道者已然不见。


不由得心中怅然,可见木雕模样,却又展颜而喜,面容虔诚。


旁边有小孩经过,叽叽喳喳道:“爹,娘,爷爷终于把那个无面的道人刻出来了。”


老者一向疼爱孙儿,此刻却是板着脸道:


“什么无面的道人,他是爷爷更是整个村子的救命恩人,看清楚,以后咱家都要拜这个木雕。”


孙儿瞬间不敢吱声,只觉得爷爷异常虔诚。


前方不远处,道者回眸而望,微微一叹。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来如风雨,去如微尘。


如今岁月更替,他容颜不老,寿元悠久,可当年之人,却已老的不成样子。


随又坚定修道之心。


有心抹去自己的痕迹,却又见老者虔诚心执。


想了想,终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