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 第两百四十章 诸葛亮又怎么样!哼╭(╯^╰)╮

第两百四十章 诸葛亮又怎么样!哼╭(╯^╰)╮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28gl.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朴,”


董良叫住要出门的王朴。


“要往哪里去?”


王朴回头见礼,“先生,正要去看看稻苗。”


“走,一起去!”


王朴经过考试和培训之后,顺理成章的成为一名农事官。


现在正是他的工作时间。


农业技能培训的用书,董良是主编,  也给他们上过课。


这些人都算是董良的门生。


如今立春已经过去,正是水稻育苗的时候。


两人边走边说,就走到了育苗处。


这种种植技术还没有得到普及,但是一直到后世水稻先育苗的技术都是一直在被应用。


众所周知,有个词叫做“插秧”。


也就是说水稻不是种子撒到地里让它野蛮生长。


虽然这个时候的南方有些地方确实是刀耕火种的野蛮种植。


正确的种水稻技术,就是要先把苗育出来。


育苗处有农户正在忙碌。


这里的育苗处是经过精挑细选,  适合水稻生长的环境。


并搭建一些辅助的人工设施。


由农官带着百姓进行选种,  育苗。


这样的育苗处有好几处,  都是住在一个区域的百姓共同育苗的地方。


董良到跟前,也并没有影响到这里的官员和百姓劳作。


只因为刚开始晾晒种子的时候,董良就来过,大家都知道董良不让他们围着,谁要是放下手里的工作跑去拍马屁,董良就要批评他们。


“这些苗的情况怎么样?”


董良问王朴。


董良虽然教给这些农官很多理论知识和大框架。


但是论实践水平,董良是不如的。


因为这些人还同时接受了擅长农耕的老农和从事过农业生产的官员的指导。


就比如这,董良会告诉他们要先育苗,要施肥,尝试三季稻。


但是对于稻苗的具体长势如何董良却不清楚。


王朴面对董良的询问,摇了摇头。


“不太好。”


“怎么?”


王朴解释道:“播种的太早了,我们为了追求早稻,立春之前就进行了播种,死了一批。经过研究讨论之后,发现别的育苗处情况不一,  成活率高的都是暖和地方的。应该是因为播种的早,温度太低了。”


“现在看来应该再晚一些,  在立春之后五六天进行播种最好。不过这一批已经没有实验的机会了,  只能记录下来,  和明年的情况作对照才能知道。”


对于这个解释和这个失误,董良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大家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而且是从刀耕火种直接跳到水稻育苗,这比之最开始的旱作精工细作还不一样。


而找到的有经验的老手,一般也都是旱作农业的高手,毕竟农业发达在中原和关中。


虽然现在关中不行了。


但是这些地方都是旱作为主的。


“没关系,一切都是刚起步,慢慢积累经验嘛!这些失误都是可以容忍的,反正总会是比原来好的。”


“农业技术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推进的,需要一年年的积累,你选择了从事这个工作,可不能气馁啊!”


董良安慰王朴道。


王朴是个老实人,年纪也不大,但是愿意用功。


如果这样的人愿意去年复一年的钻研农业种植,董良相信,等到大家都头发花白的时候,那时候的产量一定不可同日而语。


不是因为大家有多么厉害,只是因为一切都才刚起步。


“还有其他的问题没有?”


董良伸手摸一摸田里的秧苗,又问道。


“有,播种的太早,  秧苗的生长时间太长了,会提早到抽节,这都是不利于插秧的。而且稻苗的生长情况也有差异。”


董良反翻着手里的稻苗,想了想道:“也不用都等到明年才能对比情况。你们把本县的稻苗生长中的基本情况记录好。”


“再向南边的县要他们的记录,北边的也要,大家互相分享一下情报嘛!对比一下,看看那些是变量,大家的生长条件有哪些差异,稻苗生长情况有哪些差异,就可以得出来一部分经验用到第二季稻上了。”


董良翻看了几块田,拔出来两株长度差异很大的苗。


“这样的稻苗,我想他们种到地里,成熟的时间一定会不一样的。这样应该会影响粮食成熟时候的收割,会延迟成熟时间和粮食质量。”


“你们耕种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尽量做出区分。”


这样的秧苗董良是从以前自己的小麦种植经验里得到的。


虽然小麦不用育苗,但是有一些杂株在里面成熟情况不一样,就会导致一部分熟了,一部分还发青。


收割的话,青的会腐烂难以保存。


但是不收割又会延误农时,并且已经成熟的小麦留下地里很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万一有点雨水落下,就是导致发芽减产。


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董良四周看了一圈,把自己能看出来的问题说了一遍。


再多自己就无能为力了。


和王朴一起走到外面,又问道:“你们看这些秧苗的生长情况,什么时候可以移栽道耕地里,我起初预测二十天左右的育苗期,不知道是否有出入?”


王朴回答道:“出入不大,看如今的生长情况,六七天后就可以进行移栽了。”


董良道:“那好,你们要注意提前告诉农户。如今耕地的开垦已经进行大半月了,基本上耕地已经开垦完毕了,只等你们这边的消息,就可以通知大伙进行放水了。”


水田也是需要进行耕地的。先进行翻土施肥,围好田垄再放水覆盖!


因为这是第一次进行耕作。


很多耕地都是除此开垦。


种植条件并不好。


而董良后世的南方地区的水稻土,就是南方的人民多年耕作,日复一日的进行耕地改良培育出的水稻土,这种土不像是黄土和黑土天然存在的。


这样的工作当然是任重而道远。


最关键的是董良也不懂水稻的具体种植操作。


而相比于已经成熟的旱作制度,水田种植技术还是要落后的。


更何况这豫章还是一块未曾开发的土地。


而董良他要带头实验的还是三熟制度。


所以一切都要实验。


董良不是学理的,虽然大学成为了一名理科生,但是高中一直是文科,而大学的科目也只是因为被划分到了理学,事实上什么物理化学实验是一概没有的。


因此很多技术董良只是有个概念不懂怎么去做。


而实验这种研究利器,董良也不会。


董良只知道控制变量去分析研究。


只能让手下人去一步步的从最原始的去探索,但是无法像别的穿越同胞一样,直接把科学技术哪来就用。


年少的董良也曾经为自己的穿越做过准备,背过武功秘籍,搜集过穿越者必背技能。


知道要炼钢铁,提纯精盐,制糖,烧玻璃,制肥皂,练兵……


但是大多数都是简单的理论环节。


虽然因为中二病确实尝试背过,但是终究是时间一长就给忘记了。


只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可惜董良想过去准备,其实没真的想过真的会穿越,只能怪董良准备的不够充分。


否则穿越过来的董良,在这乱世,搞一搞火药,炼一炼钢铁,管你什么魏武挥鞭呢!


董良有时候也想过,如果换一个穿越者,一定早就把三国平推了吧!


一开始的董良总是没有信心,让他和这些人精拼,实在有些力不从心。


但是现在随着豫章四郡情况的蒸蒸日上。


他的信心是与日俱增的。


而目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刘备的事业能蒸蒸日上,无疑是董良一手促成的。


这并不是董良自夸自己本事大。


而是董良确实选择了一个好时机。


有人说出名要趁早,这打地盘也差不多。


当然不能太早,太早就可能像苟富贵勿相忘那样,或者何进大将军和董卓那样。


被人干掉。


综合董良的看法,最好是处于第二梯队站稳脚跟。


而原本的刘备一直没有机会,一直到后面曹操都占据天下半壁江山了才开始孙刘联盟。


那时候孙权站稳脚跟了,曹操大势已经成了,这再从头发展去和他们抗衡,当然很难了。


而刘备的底子又格外的薄,失利一次就很难像曹操孙权那样很快的缓和过来,总是感觉伤筋动骨,越来越力不从心。


但是董良在这个关键时刻出现了。


一脚插进了豫章郡,还顺势占领了交州。


单论地盘来说,已经超过孙权了,而孙权还处于扎根环节。


刘备与孙权已经处于同一个起跑线,而荆州这边也和刘备亲近。


大略上一观,慢慢的势均力敌了。


董良已经接到了孙乾的报捷。


马上又是一大批物资和人才的到来。


那些水手,船员,在荆州是消耗品,但是来了豫章郡,董良就要把他们变成种子!


如今过罢年董良再看局势,似乎感觉耳目一新。


即将到来的战争董良也不担心了。


兵力上劣势不大。


而论领兵人才嘛,董良就有话说了!


董良已经集齐了诸葛亮,庞统还有徐元直!


武将有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甘宁,太史慈!


个个算是武力95以上的人物。


论统帅,关羽也算是独一档!


至于江东那边,如今就一个周瑜挑大梁,顶了天再给孙权算上一个鲁肃。


至于吕蒙还是吴下阿蒙呢!


其余韩当,周泰,黄盖之流,勇则勇已,刘备这边也有一些第二批次的将军与之抗衡一二,这些人哪里有扭转大局的能力!


可以说是一队SR,车轮战周瑜,董良真的看不到怎么输啊!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董良智商不够……


总之如今的情况是十分乐观了。


董良兜兜转转的回了县衙。


还未进门就听见里面踏踏的脚步响。


董良知道这是诸葛亮又在做健身操了!


结合了华佗的五禽戏和张仲景的呼吸导引术,简练出来一套含有呼吸和动作的健身操。


专门设计出来给这些伏案工作的官员们使用的。


这简单的东西,用很短的时间活动一下身体,免得他们积劳成疾。


无论是二十一世纪还是公元三世纪,人才总是非常重要的嘛!


至于民间推广开的则是华佗简练出来的五禽戏。


简单易学,而百姓们个人的自由时间也多,哪怕是田间地头,院中树荫下,都能比划两下。


董良希望能通过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搞一下医疗保健,让百姓们都活的久一点。


董良走进去,诸葛亮正在伸腿,两臂伸开保持平衡,一腿独立,一腿后翘。


头也不回的问道:“田里情况怎么样?”


董良自顾自的坐下,“情况还不错,五六天就可以插秧了。”


董良一边和诸葛亮对话,一边忍不住的在心里吐槽。


诸葛亮真是做操都不撒开他的鹅毛扇!!


诸葛亮换了条腿,道:“既然这样,可以开始往开垦的土地里灌水了!”


因为水田要插秧,所以一定要是在水田,且土壤要软起来才行。


而现在很多土地都是刚开垦出来的。


董良和豫章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所以也不知道这开垦了土地怎么办。


只好看如今耕地的工作完成的差不多了。


把水渠大开,把水田灌满,用水泡起来吧!


这样泡个六七天,地里泡透了,刚好可以插秧!


董良倒了一杯茶,吹着热气,道:“我已经安排下去了,让王朴及时去处理。王朴对于农事很有积极性。”


诸葛亮停下自己的动作,从袖子里取出自己妻子织的汗巾,在董良面前擦一擦并没有什么汗的额头和脖子。


又仔仔细细的叠起来塞进去。


看的董良直翻白眼。


诸葛亮不只一次给董良炫耀过手里的小物件。


基本上都是黄月英给诸葛亮亲手做的。


黄月英是真的心灵手巧,诸葛亮的羽毛扇从来没有包浆一定是黄月英给诸葛亮做了好多个一模一样的让诸葛亮替换,要不然肯定不能那么干净。


天天在手里捏着,难道不出手汗?


董良不停的腹诽诸葛亮。


面对这样优秀的男人,即便是身穿布衣也丝毫不能掩饰他那耀眼的光芒,他那唏嘘的胡茬…哦不对,诸葛亮胡子还挺长的,飘飘然很帅气。


但无论如何,相处久了,董良早就没有刚开始那样的神圣感觉了,诸葛亮又怎么样,还不是要吃喝拉撒!


还不是要乖乖跳操给自己看!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