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知否之护姐狂魔 > 第116章 阖县同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28gl.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宥阳县虽处江宁府,却是江宁府下属几个县中离金陵府最近的一个县。


因此,盛长桢一行人自金陵出发没多久,就抵达了宥阳郊外。


盛家老宅的大房早已闻听消息,知道盛长桢将和徐文长一同到来。


盛家虽是宥阳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但也就在宥阳一县里威风,出了江宁府那就啥也不是了。


以宥阳盛家的层次,以往是怎么都够不上江浙道学政这样的大员的。


因此听闻此讯,盛长桢的大伯、盛家家主盛维不敢怠慢郑重其事地带着他的长子长松一起,一早就赶到宥阳县界来迎接。


“长桢,这里!”


离着老远,盛长桢就看见堂哥长松在向他挥手致意。


盛长桢当初也是回过老家的,自然认得堂哥和他身边的大伯,连忙招呼道:“大伯,堂哥!”


长松兴奋地迎了上来,对着盛长桢胸口就是一拳:“好小子,当初见你还是个小三元,如今回来摇身一变,变成六元郎了!”


盛长桢龇牙咧嘴地笑着,他与这位堂哥虽久未见面,但就这么一拳却让他们之间的陌生瞬间消融,让盛长桢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这时,盛维威严地目光朝长松瞪了过来。


长松连忙收起笑容,肃立一旁。只是在盛维背后,还在不停地朝盛长桢挤眉弄眼。


盛长桢强忍着笑,大觉有趣。


盛维上前几步,躬身向徐文长见礼。


徐文长和气地微笑着点了点头,令盛维大感受宠若惊。


以徐文长的身份地位,自然不必在乎盛家这样的商贾人家,只不过因为盛长桢的关系,他才会如此客气。


见礼完毕,前方大队家丁开道,盛维便领着盛长桢一行往宥阳县城行去。


长松骑着马到盛长桢身边,凑过来道:“你家祖母也是前天刚到,正歇在老宅子里呢。”


盛长桢又惊又喜,祖母到了,阿姐还会远吗?连忙询问道:“那我阿姐呢,也在老宅吗?”


长松促狭笑道:“早听说你和你姐姐姐弟情深,怎么,分开这么久,是不是想得肝肠寸断了?”


盛长桢不禁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少管闲事,前面带路!”


“嘿你小子,没大没小!”长松伸手就想来捉弄盛长桢,却对上盛维威严地眼神,连忙讪讪收回手,压低声音道:“等回了家,有你好看的!”


盛长桢对他的威胁浑不在意,心情轻松惬意,忍不住哼起了轻快的小调。


长松见盛长桢如此反应,不由地大翻白眼。


就这样,一行人进入了宥阳县城。


宥阳县令苏茂早已等候于此,周围人山人海,都是听说消息赶来看热闹的宥阳百姓。


苏茂先对徐文长躬身行礼,然后笑吟吟地看向盛长桢道:“盛大人,请更衣吧。”


“在这?”盛长桢不由愕然,有些无措地看向周围一只只瞪大了地眼睛。


他盛长桢还是个纯情少年呢,大庭广众下换衣服,这也太羞耻了吧。


苏茂走到盛长桢身边,低声道:“盛大人,时间紧迫,也只有因陋就简了。”


说完,苏茂举起手掌啪啪啪拍了三下,旁边就涌出一队女使来,每人手中都抓着一大段锦缎。


只见她们手牵手围成一圈,就在街道上围出了一个帐篷似的小小空间来。


一个女使从中探出头来,轻笑着朝盛长桢招手。


盛长桢见苏茂鼓励的眼神,只得硬着头皮下马。


咱一个大男人,还怕人看吗?再说这帐篷看起来还不赖,应该也不会走光……


盛长桢就这么一边给自己做着心理建设,一边缓步往帐篷中走去。


那里头的女使也是泼辣,一把抓住盛长桢的衣袖,就把他拽了进去,然后落下帘幕,只给四周围观的百姓们留下无尽旖旎的想象。谷


百姓们心急如焚,纷纷爬上高处,试图站得高看得远。


可惜帐篷顶也被盖得严严实实,只能依稀看到盛长桢黑乎乎的人影。


就这也让一旁的仕女小姐们羞得满脸通红,捂上了眼睛,但又不自觉忍不住从指缝里偷看。


心中不由暗自遐想,这么俊俏的小郎君,也不知道脱了衣服是什么光景……


万众瞩目之下,临时帐篷的帘子再次掀开。


众人只见,一个飘逸如谪仙临凡的少年缓缓步出。


“轰!”


只听得人群中一阵炸响,然后就是铺天盖地的叫好和鼓掌之声。


苏茂笑着走到盛长桢身边,弯腰递过马鞭,恭声道:“请六元郎上马。”


盛长桢翻身上马,接过马鞭,对着身后轻轻一鞭。马儿吃痛,缓缓提起前蹄,向前迈步。


与此同时,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了起来,夹杂着两边大姑娘小媳妇的疯狂喊叫声。


声浪震天动地,推动着盛长桢缓缓前行。


大队人马走了没多久,就来到了一处宽阔的广场。


广场一侧,站着前来观礼的宥阳盛家众人,盛老太太和盛明兰也在其中。


盛长桢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姐姐明兰,顿时心中大喜,当即就要拍马赶去一诉相思之苦。


明兰看见弟弟,明眸绽出炫目神采,只不过却对他摇了摇头。


盛长桢微微一怔,随即醒觉,此时不是说话之时,还是先完成仪式为重。


反正如今姐弟俩都在宥阳,以后有的是见面的时间,也不急于现在一时。


想到这里,盛长桢心下一宽,打量起眼前的广场来。


入目可见,广场中间,矗立着一座十米高的宏伟建筑,上蒙一层鲜亮的红布。


这时,苏茂恭敬地递给徐文长一根细长金钩。


“请学政大人揭匾。”


徐文长接过金钩,走到建筑近前,然后将金钩往外探出,勾住红布一角,轻轻一拉。


“哗啦!”


红布滑落,一座青石建筑显露出来。


这是一座高十米,宽十二米的牌楼,坐北朝南。


左右各有一座拱门,坐落在半米高三米长的石座上。


宽达三米的中门尤其高,门额是一块金丝楠木制成的牌匾,上书“六元及第”四个大字,字大如斗,苍劲有力。


牌匾左下角,则写着,崇仁三十九年御笔亲题。


每个字都饰以金粉,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璀璨。


两边石柱则刻着一副楹联:“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见牌楼揭开面纱,期待已久的众人无不大声疾呼,高声喝彩,人人都是满面红光。


千载以来第一位六元郎,落在了宥阳县盛家。


这不仅是盛长桢和盛家的荣耀,也是整个宥阳的荣耀!


宥阳县令苏茂走到众人面前,兴奋地高声宣布,就在这广场上,大办三天流水席,以庆六元牌楼落成之喜。


百姓们无不欢欣雀跃。chaptere